农业知识

乡村振兴

  • 筑牢“粮仓”根基 扛牢粮食安全大旗——齐河县粮食生产发展路径探究

    安艳辉;

    <正>近年来,齐河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农业科技创新为驱动,全面强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通过耕地质量提升、智慧农业应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惠农政策优化等系统性举措,构建起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县域粮食产能实现稳步提升,连续多年稳居全国产粮大县前列。

    2025年04期 No.1747 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 山东省绿色食品高质量发展推进策略探究

    刘学锋;张红菊;朱晨;贺可钊;臧家超;

    <正>山东省绿色食品发展自1990年正式起步,作为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历经三十余年持续发展,规模稳步扩大,产品质量可靠,品牌影响力日益凸显,市场与社会认可度大幅提升,已成为当前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主导品牌。2021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迈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山东绿色食品发展需紧跟新阶段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绿色、质量、品牌”特质,积极适应新形势,融入新阶段,发挥成熟技术标准体系的支撑作用,担当农业绿色发展技术集成的“排头兵”,融合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成为全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2025年04期 No.1747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 平邑县乡村产业振兴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陈志强;

    <正>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在推动乡村产业升级、提升市场竞争力以及维系可持续发展潜力等方面,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平邑县立足本地产业发展实际,组织开展了乡村振兴大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走访、深入考察,全面梳理出当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一系列契合当地特色发展的针对性建议。

    2025年04期 No.1747 10-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 新旧动能转换视角下山东农药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赵富豪;朱丽敬;张萍;迟归兵;

    <正>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并把“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这为山东农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山东作为农药大省,农药行业在规模体量、产业布局、创新能力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但也面临新动能扩张、质量不优及创新动力不足等挑战。要充分认识行业新旧动能转换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培新提旧、先立后破”为原则,通过创新驱动、旧动能更新等措施,不断培强农药行业新质生产力,才能实现山东农药行业转型升级和绿色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期 No.1747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 强化机制创新 凝聚推广合力 “三位一体”推动农技推广工作高质量发展

    傅景敏;

    <正>青岛市紧扣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重点任务,深入推进农技推广机制创新,健全推广机制,创新推广模式,围绕服务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服务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服务农民增收致富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推广应用,加快技术集成创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农技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2025年04期 No.1747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6K]
  • 平原特色乡村振兴背景下聊城市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研究

    李晔;耿月锋;刘维柱;王新颖;刘怀明;郭修浩;

    <正>生鲜农产品易腐坏变质,传统物流难以满足其保鲜、保质需求,导致农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损耗巨大。冷链物流通过全程低温控制,能有效降低农产品损耗,保障农产品品质,延长农产品销售周期,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对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市场供应具有重要意义。聊城市作为农业大市,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迫在眉睫。

    2025年04期 No.1747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山东乡村文化建设

    徐海霞;韩述源;杨威;李亭;李沛喆;宋玉芬;周彩霞;

    <正>近年来,山东多措并举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呈现出遍地开花、如火如荼的良好局面,展现出繁荣发展的蓬勃气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与保障。然而,部分基础薄弱的乡镇和村庄文化建设仍较为落后,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本文基于山东乡村文化建设现状,旨在探讨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推进文旅融合、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等建设路径,强化文化赋能,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新活力。

    2025年04期 No.1747 21-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 沂南县以清廉村居建设赋能“三资”管理的路径分析

    马宁;

    <正>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始终是农村基层治理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对农村三资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农村“三资”管理工作面临诸多挑战。其涉及范围广泛,利益关系错综复杂,部分村庄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存在账目不清、资产流失、资源闲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切身利益。为有效破解这些难题,沂南县将清廉村居建设工作作为重要抓手,秉持“课题化”部署理念,推动各职能部门协同作战,积极探索农村“三资”管理规范化、透明化、高效化的新路径。

    2025年04期 No.1747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 济宁市乡村振兴发展的实践与对策探讨

    申颖;孙国华;宗可栋;王文婷;彭晓萌;

    <正>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济宁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秉持新发展理念,以精准施策和重点突破为手段,在乡村振兴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体现在粮食生产量质齐升、重要农产品保障有力、片区建设成效显著、乡村产业提质增效、农村改革深入推进等方面。本文深入分析了济宁市乡村振兴的发展现状与现存问题,提出了多项针对性发展建议,旨在为促进济宁市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2025年04期 No.1747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 东阿县对农村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模式的实践探索

    王宁;

    <正>农村宅基地不仅是农村重要的资产,更是农户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资料,兼具财产性与居住性双重功能。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要管好用好农村资源资产,然而,闲置农村宅基地却成为宅基地改革进程中的“绊脚石”。它不仅破坏了农村人居环境,还造成农村资产的大量浪费,严重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为有效破解农村闲置宅基地利用难题,本文以东阿县为典型案例,通过深入调查东阿县宅基地现状、剖析闲置宅基地成因,归纳总结盘活利用模式,并针对性地提出高效盘活闲置宅基地的建议,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年04期 No.1747 30-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栽培管理

  • “羊肚菌——大豆——豆丹”三种四收高效种养模式

    付效建;

    <正>临沂市地处山东东南、沂蒙山区腹地,土壤优渥,利于食用菌种植。目前,当地食用菌种植规模大、品种多,年产量超过12万吨,已成为当地主要特色产业。羊肚菌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备受市场青睐,豆丹是当地特色美食,种养效益可观。羊肚菌与大豆轮作可改良土壤,缓解连作障碍,且收获豆丹后还能收获优质鲜毛豆。为此,临沂市经多年试验,总结出冷棚“羊肚菌—大豆—豆丹”等周年高效种养模式。该模式可改善常年种植致土壤连作障碍,目前,该种养模式已推广至枣庄、日照等地。

    2025年04期 No.1747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8K]
  • 微山县秋播大蒜栽培技术

    王丽;郭庆峰;李仁贵;傅延富;

    <正>微山县两城镇大蒜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达4万余亩,种植区域辐射马坡镇、鲁桥镇等周边乡镇,2014年“两城大蒜”品牌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两城镇也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大蒜产业已成为两城镇的主导产业。目前,大蒜种植的品种主要有苍山苔蒜和苏联红皮。在两城镇种植的大蒜具有鳞茎大、大蒜素含量高、辛辣度显著、蒜香浓郁等显著优势。为助力广大蒜农科学种植,本文介绍大蒜的选种、播种、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旨在提高大蒜商品率,实现产量与品质的双提升,助力蒜农获得更高的经济收益。

    2025年04期 No.1747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5K]
  • 黄淮海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齐同星;王柄中;

    <正>黄淮海地区是我国三大玉米主产区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夏玉米主产区。该地区夏玉米播种面积2亿多亩,占全国玉米总面积的35%以上,总产量约占全国玉米产量的36%,对提高夏玉米单产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影响黄淮海夏玉米高产的主要因素涵盖多个方面,包括品种选择与处理、播种质量、肥料使用、田间管理措施以及收获等,这些均属于黄淮海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环节。为进一步推动玉米单产水平的提升,现将黄淮海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分析如下。

    2025年04期 No.1747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3K]
  •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灰树花多糖检测中的应用

    季金宝;旺姆;谢红艳;王庆华;宫志远;万鲁长;

    <正>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作为一种兼具食用与药用价值的高端食用菌,备受消费者青睐。其子实体肉质饱满,柄短且呈分枝状,形似珊瑚,层层叠叠簇拥在一起。研究发现,灰树花营养丰富,每100g干灰树花中蛋白质含量约40%,还含有多种氨基酸,以及脂肪、有机酸、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和锌、钠等矿物质元素。其中,多糖成分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尤其是D-组分,被誉为“天然抗癌剂”,在保健食品和医药领域需求极为旺盛。

    2025年04期 No.1747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 大棚“春马铃薯——夏油菜——秋延迟番茄”三种三收高效栽培模式

    杨德峰;

    <正>夏津县宋楼镇侯堤村自2020年起积极推行大棚“春马铃薯—夏油菜—秋延迟番茄”三种三收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借助大棚多膜覆盖种植技术,在保障春马铃薯与秋延迟番茄两大茬正常栽培的基础上,在夏季采取遮阴措施,增种一茬油菜。此模式不仅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益,还有力推动了当地农业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

    2025年04期 No.1747 42-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 花生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刘兆利;

    <正>沂南县2024年大力推进优质花生产业发展,共培植27万亩优质花生基地,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实现了粮食与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双扩双增”,为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农民增收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花生种植过程中易受多种病虫害侵袭,不仅影响其品质和产量,还给农民带来显著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病虫害防治是保障花生产量提升、品质稳定的关键举措。

    2025年04期 No.1747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 鲜食玉米穴盘育苗拱棚栽培丰产高效种植技术

    尚均虎;韩猛;孙亮;刘洋;徐继鹏;张敬坤;侯广浩;杨宁;

    <正>近年来,枣庄市创新蔬菜种植模式,形成早春马铃薯、越夏鲜食玉米、秋延迟辣椒三种三收种植模式,复种指数高,并优化越夏鲜食玉米的播种时间,改越夏鲜食玉米常规直播模式为春提早穴盘育苗,让鲜食玉米上市时间提前30天,每穗鲜玉米批发价2元以上,每亩3300株、亩收入6500元左右,纯收入约4500元,经济效益非常显著。现介绍枣庄市鲜食玉米丰产高效种植技术,以期为相似生态区域鲜食玉米种植户提供帮助。

    2025年04期 No.1747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6K]
  • 棚室迷你小黄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门永阁;

    <正>青岛地区气候具有冬暖夏凉、湿度较高、光照充足且昼夜温差较大的气候特征。结合棚室环境调控所具备的精准性与灵活性优势,能够为迷你小黄瓜生长创造适宜的微环境,从而实现周年高效生产。该栽培技术不仅能充分发挥棚室生产的潜力,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还能精准对接高端市场对迷你小黄瓜在品质、产量和供应稳定性方面的需求,有力推动设施蔬菜产业向高质量、可持续方向发展。

    2025年04期 No.1747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 春播鲜食玉米高效栽培技术

    邹金涛;

    <正>临沂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季易旱、夏季多涝的气候特征对鲜食玉米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提高菏泽市春播鲜食玉米的产量和质量,通过选用抗逆品种、优化土壤管理、科学确定播期与密度、强化田间管理及人工辅助授粉等措施,可显著提升产量与品质,推动临沂市鲜食玉米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2025年04期 No.1747 53-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8K]

土肥植保

  • 蒙阴桃细菌性穿孔病精准防控技术

    胥丽娜;李德峰;

    <正>蒙阴县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桃产区,如今,全县桃种植面积达71万亩,年产量稳定在23亿斤左右,总产值更是高达70亿元,果品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占据重要地位,“蒙阴蜜桃”已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水果品牌。然而,近年来桃穿孔病频繁暴发,对蒙阴桃的产量和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桃穿孔病主要由细菌侵染引发,该病害具有显著的气候依赖性。在多雨年份或高湿区域,此病极易大面积暴发。患病桃树会出现叶片穿孔、早期脱落,枝梢形成坏死斑,果实表面产生疮痂状病斑等症状,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树体生长态势。该病害在各果园中普遍发生,在病情严重的果园,病叶率高达85%以上,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

    2025年04期 No.1747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 除草剂灭草松对花生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试验

    李光强;朱秀苗;

    <正>在作物生长过程中,病虫草害是影响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草害尤为突出。据统计,每年因草害导致的花生减产幅度可达5%~10%,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进而降低了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灭草松作为一种苯并噻二嗪酮类触杀型、选择性苗后除草剂,通过抑制光合作用发挥除草作用,对双子叶作物相对安全。为进一步探索适用于花生田阔叶杂草防除的除草剂品种,本研究开展了灭草松对花生田的防效及安全性试验。

    2025年04期 No.1747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7K]
  • 大豆“症青”现象的成因与防控策略

    宋文涛;房嫌嫌;夏元军;

    <正>大豆“症青”现象表现为生育期结束后茎叶持绿、荚果不实,导致减产50%~60%,甚至绝收。本文系统分析品种不适、气候异常、管理失当等五大成因,提出“品种适配—生态调控—精准管理”三位一体防控方案。1大豆结荚异常的生态诱因1.1品种光温失调大豆是短日照作物,不同品种间对光温的敏感性不同,晚熟品种敏感性强,多为无限结荚习性,需在一定的短日照条件下才能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多为夏播种植,春播则因温度低、光照不足,在条件适宜、氮肥偏多的情况下营养生长过旺,生殖生长延迟,易徒长、花荚稀少或脱落;早熟品种对日照要求低,多为有限结荚习性,春播达到一定积温就转入以生殖生长为主,然后开花结荚,夏播时高温加速发育,营养生长不足导致老苗或疯长苗,开花不结荚或荚少粒疪,影响产量和品质;中熟品种对光照的敏感性介于二者之间,需平衡光温条件。

    2025年04期 No.1747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K]
  • 芸豆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苏庆彬;

    <正>沂南县芸豆种植主要种植品种有老来少、沂蒙九粒白、碧丰等。这些品种在产量和品质方面表现出色,为当地菜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然而,芸豆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扰。因此,通过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芸豆的产量和品质,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芸豆主要病害及防治1.1白粉病白粉病由白粉病菌引发,属叶部病害,主要经空气传播,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下极易扩散。病菌先在叶片表面形成白色粉状物,叶背更为明显。随着病情发展,白粉斑点逐渐扩大,叶片变黄甚至干枯脱落。

    2025年04期 No.1747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6K]
  • 堆肥替代部分化肥对设施甜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王宪刚;苑学亮;

    <正>近年来,设施甜瓜种植户为追求高产而过度依赖化肥,忽视有机肥在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及提升作物产量及品质上的重要作用,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引发土壤理化性状恶化、营养功能衰减等现象。莘县是中国蔬菜第一县,也是畜牧养殖大县,2021年起依托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推广“畜禽粪+秸秆+菌渣”堆肥技术,探索以堆肥替代部分化肥在设施农业上的可行性。本研究以设施甜瓜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不同比例堆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甜瓜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确定堆肥替代化肥比例,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和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04期 No.1747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2K]
  • 泗水甘薯“三新”技术集成试验与成效

    许稳;黄静;孔凡丽;许桥;

    <正>泗水县是国家甘薯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区,常年种植甘薯面积15万亩,总产量37.5万吨,带动周边种植面积60万亩,保鲜储存能力达到40万吨,甘薯加工企业30余家,年综合加工能力60万吨,是全国最大的薯类淀粉加工基地。由于受到土壤环境、灌溉能力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甘薯的产量和质量受到限制。为此,泗水开展甘薯施肥三新(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配套技术应用试验,用新型肥料和新机具实现机械化施肥,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利用率、降低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该技术使甘薯亩均增产16%、产量提高479.65kg,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还利于绿色低碳发展,是一项极具推广价值的集成种植技术。

    2025年04期 No.1747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37K]
  • 冬枣绿色防控技术

    杨红芳;

    <正>滨州市沾化区冬枣种植面积达30万亩,产值突破60亿元。冬枣作为鲜食水果,其品质直接关乎食品安全与人民身体健康。因此,控制农药残留,采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意义尤为重大。1绿色防控核心理念冬枣绿色防控以维护生态平衡为核心,秉持不使用或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原则,借助生物、物理、农业等绿色手段,对冬枣病虫害展开综合防治,全力确保冬枣质量安全。

    2025年04期 No.1747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5K]
  • 番茄再生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贾文平;

    <正>传统番茄单茬栽培存在资源利用率低、成本高的问题。番茄再生栽培技术保留根系、激活潜伏芽,让同一植株多茬生产,提升产量与资源利用率,缩短生长周期,实现快速再生连续结果。结合双干整枝等修剪法及水肥、病虫害管理,能延长采收期2~3个月。在潍坊、青州、寿光等地应用,效益显著。1番茄再生栽培技术特点1.1发棵快、结果早再生枝可直接借助母株成熟的根系吸收养分,跳过了苗期阶段,直接进入发棵期。由于原植株根系发达,吸收能力极强,新枝生长态势旺盛,能够迅速开花结果。与传统栽培方式相比,生长周期可缩短35~50天,上市时间可提前32~45天。

    2025年04期 No.1747 76-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2K]

新优农资

  • 广适、高产中强筋小麦品种“农信699”高产优质协同提升关键栽培技术

    程斐;白天莹;胥星;秦亚男;刘冰;王垂树;王超;左绍迪;白猛;张子正;

    <正>“农信699”是山东农信种业有限公司最新选育的广适、高产、优质中强筋小麦品种。2024年通过山东省审定(鲁审麦20246021),由山东农信种业有限公司在山东独家经营。该品种具有超高产、优质、耐盐、多抗、品质稳定等突出特点,是蒸煮类食品的主要原料。2025年6月9日,阳谷县农业农村局邀请有关小麦专家对阳谷县“吨半粮”创建区阳谷县定水镇郭安庄村高产示范田进行了实打测产。该品种播种期为2024年10月15日,种植面积15亩,实打面积3.50亩,共收获鲜籽粒2919kg,杂质率0.01%,平均水分含量11.3%。折合亩产850.2kg,创鲁西地区中强筋优质小麦单产新高。

    2025年04期 No.1747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 紫小麦新品种“济紫麦2号”高产栽培技术

    张立新;王健;仇胜囡;王勇;

    <正>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紫小麦新品种“济紫麦2号”,在黄淮麦区开展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播期、合理密植、精准水肥管理等措施,该品种在2022—2024年连续实现亩产580kg以上的高产纪录,较普通小麦增产15%~20%。其紫色籽粒富含花青素及多种微量元素,已形成“良种+良法+产业链”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2025年04期 No.1747 83-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1K]
  • 羽衣甘蓝新品种“冬宝”产业化高效栽培技术

    迟瑞苹;曲伟华;周希艳;史晓梅;王帅;

    <正>近年来,国内“轻食”“低卡”饮食理念盛行,羽衣甘蓝受轻食瘦身者青睐,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天然保健菜。羽衣甘蓝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纤维助消化,无糖且GI值低,还含叶酸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能抗炎抗氧化、增强免疫力,因高钙且易吸收成补钙首选。莱西市引进的羽衣甘蓝新品种“冬宝”具有高产、口感佳、生长势旺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2025年04期 No.1747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0K]
  • 高产、多抗玉米新品种“欣玉303”栽培技术

    侯坤;

    <正>玉米新品种“欣玉303”由济宁市欣丰种业有限公司在2016年以XF15Z14为母本、XF3-55为父本通过人工杂交选育而成。夏播生育期为106天,该品种具有耐密植,抗病抗倒,籽粒品质好、脱水快,对茎腐病、粗缩病、穗腐病等抗性较好等特点,2024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玉20240011。1品种特征特性“欣玉303”玉米夏播生育期106天,比对照郑单958晚熟1天。株型半紧凑,全株叶片20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红色,花药红色,雄穗分枝6~7个。区域试验结果为株高242cm,穗位105cm,倒伏率0.4%、倒折率0.4%。果穗筒形,穗长16.8cm,穗粗4.8cm,秃顶1.4cm,穗行数14~6行,穗粒数493.2粒,白轴,黄粒、半马齿型,出籽率85.5%,千粒重346.1g,容重753.8g/L。

    2025年04期 No.1747 88-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8K]

农机天地

  • 山东“三夏”机收减损多措并举筑牢粮食丰收

    刘祥;商兆宸;刘婧;孙昀璟;

    <正>近年来,山东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秉持“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理念,将机收减损作为农业机械化核心工作常抓不懈。今年“三夏”期间,全省开展小麦机收减损现场活动,实现127个县(市、区)小麦机收损失监测常态化。通过机具准备与机手培训双管齐下,营造了“减损增产、降耗增收”的浓厚氛围,为粮食作物单产提升提供有力支撑,确保夏粮丰收颗粒归仓。

    2025年04期 No.1747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3K]
  • 玉米精量播种机的选择与精准播种技术的应用

    曲国欣;于华英;张薇;任艳青;王帮高;

    <正>在玉米种植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通过机械与农艺的深度融合,精量播种不仅将传统播种效率提升3倍以上,更通过精准控制株距、行距和播种深度,实现资源利用率与产量的双重突破。本文结合胶东半岛地区玉米主产区的实践经验,系统解析精量播种机的选型与关键技术应用要点。1玉米精量播种机机型介绍1.1机械式精量播种机机械式播种机通过外槽轮、窝眼轮等排种器实现种子定量排出。以窝眼轮式为例,其圆周表面分布规则窝眼,转动时种子填充窝眼,经刮种器剔除多余种子后,在重力作用下落入种沟。

    2025年04期 No.1747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6K]
  • 浅埋滴灌小麦玉米周年一铺两用及便携回收配套集成技术

    杨清龙;李国芳;武立波;许苗苗;李延强;赵菁菁;苗中芹;

    <正>小麦和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广阔。特别是在黄淮海平原等一年两熟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愈发严峻。传统的大水漫灌等灌溉方式,不仅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还引发土壤板结、养分流失等一系列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成功集成了“浅埋滴灌小麦玉米周年一铺两用及便携回收配套集成技术”。该技术通过浅埋滴灌带、水肥一体化及便携回收等创新措施,实现了节水、节肥、省工、增产的目标。

    2025年04期 No.1747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6K]

三农采风

  • 全国“村BA”北部赛区在山东招远圆满收官

    刘曈曈;王霞;

    <正>7月22日至28日,大地流彩·2025年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北部赛区在山东招远市金岭镇大户陈家村圆满收官。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新疆10个省份的16支代表队,为观众呈现了43场精彩纷呈、热血沸腾的乡村篮球盛宴。经过7天紧张激烈的角逐,北京密云代表队、河北宁晋代表队、辽宁盘锦代表队、黑龙江五常代表队以及东道主山东招远代表队凭借出色发挥,成功晋级将于今年10月在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举办的全国总决赛。

    2025年04期 No.1747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7K]

  • 从山间珍果到富民金果——淄博猕猴桃的富民之歌

    赵燕;巩文琼 ;刘金秋 ;翟慎红;

    <正>初秋时节,淄博市源泉镇果园里,“博山碧玉”猕猴桃挂满枝头,果香四溢。淄博市猕猴桃种植面积达3.44万亩,年产量6.36万吨。其中,博山区种植面积2.32万亩,占全省产量的70%,成为山东省最大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年带动农民增收3亿元,果农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从曾经的小众种植,到如今成为支柱产业,淄博猕猴桃产业历经30余年,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25年04期 No.1747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 以科技为笔 绘就种业振兴新图景

    赵燕;魏念军;张丽;武立波;

    <正>淄博禾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005年,是一家集农业科学研究和种业开发为体,全国小麦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化种业龙头业,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农业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G产业方向试点示范企等称号,公司主营小麦、玉米种,其中小麦种年销量1.25亿斤,品种主要销往黄淮冬小麦种区,山东、河南、河北、安徽、山西、江苏等,培育的“齐都牌”产品荣获山东优质品牌称,并获评山东省农产品知名品牌。

    2025年04期 No.1747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9K]
  • 下载本期数据